考试报名信息,太谷教育信息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资讯 > > 事业编 > 内容页

2019中考地理:黄河三角洲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2020-10-22 13:50:02事业编访问手机版117

  

资料1: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资料分析]

1.黄河河流中的泥沙来源于哪里?

2.依据资料分析黄河三角洲快速发育的原因是什么?

3.以黄河三角洲为例,概括总结河口三角洲形成的一般过程。

[设计思路]

通过资料1展示给学生黄河三角洲比较宏观的发育过程,给学生作一个基础知识铺垫,使学生较为容易的解决资料分析中的第一个问题。同时,在资料中引入较为专业的知识,例如入海河口潮差大小、潮流搬运能力强弱等。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它们与泥沙淤积之间的关系,回答资料分析中的第二个问题。通过第三个问题,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通过以上资料及问题分析,学生对河口三角洲的发育有了比较清晰的把握。

资料2:黄河三角洲近期演变

黄河三角洲的淤积扩展与黄河来水来沙,以及入海流路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河利津站1990-1998年平均年输沙量为4.14亿吨,为近五十年来最少的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断流使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大大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资料,1992年9月到1996年10月平均年净淤进13平方千米,其中1996年6月到1996年10月净淤进21.89平方千米;1996年10月到1997年10月净淤进为-10.44平方千米;1997年10月到1998年10月净淤进10.89平方千米。1996年在黄河入海口处施行人工改汊,向东北方向入海,使河长缩短16千米,淤海造陆,使海上油田变为陆地开采。

[资料分析]

1.依据资料说明,黄河泥沙淤积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2.黄河泥沙淤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思路]

通过资料,学生对黄河三角洲近期的演变有了大致了解,可以通过对资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分析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则是对资料呈现的现象的一个深入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泥沙淤的变化来反推其原因。其原因主要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气候降水状况的分析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等。在此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

资料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得以改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昔日贫瘠的黄土高原正在奇迹般地变绿。黄土高原涉及陕西、山西、河南、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7省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为了加快这一地区水土流失治理,这里从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林牧综合治理开发转变;同时,还应用和推广了水坠坝、机修梯田、飞播造林种草、集雨林业、地膜覆盖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有关统计表明,到1998年,黄土高原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万平方千米,治理程度近40%;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