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信息,太谷教育信息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初中 > > 初一 > 内容页

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2020-06-06 09:35:01初一访问手机版436

  【导语】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以下是免费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南方的陈

  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出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之相关的是()

  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5.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爱民如子B.树立*C.隋亡之鉴D.有自知之明

  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修订法令,删繁就简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7.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的特点是()

  A.封闭、保守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8.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9.下图反映了吐蕃与大唐密切交往的史实。请问,吐蕃是今天()

  A.满族的祖先B.维吾尔族的祖先C.藏族的祖先D.白族的祖先

  10.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观光旅游B.建立外交关系

  C.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D.想征服中国

  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老子》

  12.宋人写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工程是()

  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

  13.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14.“安史之乱”爆发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5.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A.天竺B.波斯C.新罗D.日本

  16.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安禄山B.史思明C.郭子仪D.黄巢

  17.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

  18.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19.与“陈桥兵变”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

  20.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B.戚继光C.林则徐D.岳飞

  2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22.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苏湖熟,天下足”

  23.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政权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4.下面关于靖康之变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北宋与辽议和的事件B.北宋被金灭亡的事件

  C.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事件D.南宋与金议和的事件

  25.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B.瓦舍C.司农司D.宣政院

  26.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开元通宝D.交子

  27.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28.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

  29.有关“江浙行省”的文献资料*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30.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设立驻藏大臣

  二、辨析题(1题,共6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错,并写出相应的理由。

  31.“一代天骄”忽必烈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

  三、材料题(2题,32题12分,33题14分,共2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2分)请写出材料一中宋朝出现的新式农具名称。(2分)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2分)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3)材料三中,被这位皇帝比喻为“明的失”的一面镜子的人臣是谁?(2分)

  (4)历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四、材料论述题:(1题,共8分)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往往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质地优良、方便而又经济的书写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延续和发展。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则成为促进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有力杠杆。英国科学家、哲学家弗•培根认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种(按:指印刷术)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按:指火药)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按:指指南针)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而四大发明毕竟是中国科技文化很小的一部分,仅仅知道四大发明,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史还是远远不够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的地位,对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夏鹏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请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

  篇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在中国历,*和统一的局面曾经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B.实现了统一C.统治者残暴D.大运河开通

  3.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4.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

  5.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据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剧中武媚娘即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的女皇帝B.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她十分重视农业农业生产D.她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6.2014年4月20日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在扬州圆满结束。下列对鉴真事迹概括准确的是()A.不畏艰险,弘法日本B.遨游西洋,扬我国威C.跋山涉水,西游天竺D.勇闯西域,凿空之旅7.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B.鉴真C.玄奘D.陆羽8.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今天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朝称()A蒙古B.南诏C.吐蕃D.回纥9.x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资料来看,以吐鲁番地区为代表的唐代西域女子服饰具有中原文化的特色。这说明A.唐朝政府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B.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C.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响广泛D.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繁荣兴盛10.辽是我国历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请问它的建立者是()A.元昊B.完颜阿骨打C.铁木真D.耶律阿保机11.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C

  12.“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有可能是哪一民族A.党项族B.女真族C.蒙古族D.契丹族

  13.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提到的“靖康耻”是指()A.宋夏和议B.南宋灭亡C.宋金对峙D.金灭北宋14.南宋时统治者偏安江南,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A.汴京B.成都C.临安D.中都

  15.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统治开明C.城市经济活D.民族融合加强

  16.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交子B.瓦子C.市舶司D.会子

  17.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早的纸币出现于

  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

  18.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

  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

  1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历*次也是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了蒙古帝国的基业,为元朝建立奠定基础的是()

  A.成吉思汗B.阿保机C.忽必烈D.阿骨打20.如果你是明朝的一名地方官员,有事进京参见明太祖,应去()A.应天B.北京C.西安D.洛阳2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A.秦汉B.魏晋C.宋元D.明清22.“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唐朝对外交往频繁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23.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的那些事儿》吸引了千万读者。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这一部作品中的是()

  A.锦衣卫刑讯逼供任意杀人B.读书人激扬文字,思想活跃

  C.郑和下西洋D.回族与汉族人民相处融洽

  2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之师,威武之师;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D.小明和小刚

  25.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

  B.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过这种考试,曾产生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之有着不解之缘,产生出一大批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节选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明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材料三: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1)材料一提到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2分)

  (2)材料一体现了该制度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种制度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股取士有何危害?(2分)

  27.(14分)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材料四:清朝建立初期,由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2分)并说明负责执行的是哪个省?(2分)

  (2)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政府在地方开创了何种政治制度?(2分)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体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变化?(2分)与此变化有关的皇帝是谁?(2分)

  (4)材料四的“改组”反映的是哪一机构的设置?(2分)

  (5)以上四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吗?(2分)

  28.(12分)民族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材料三:宋真宗去世后,辽朝皇帝:“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史实?元朝时当时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该民族地区?(4分)

  (3)材料一反映的民族政策与材料二体现的史实有何内在联系?(2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辽和好有何积极作用?(4分)

  29.(12分)盛世,指中国历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即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的时期。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请写出上述材料描述了唐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景象。(2分)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4分)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原因。(4分)

  (3)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2分)

  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81年他建立隋朝,589年他统一了全国。请问“他”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宋太祖D.唐太宗

  2.589年,隋朝灭掉南朝的*后一个政权,重新统一全国。请问被灭的南朝*后一个政权是

  A.北齐B.北周C.梁朝D.陈朝

  3.隋朝时期,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不会经过

  A.永济渠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4.下列关于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的表述*准确的是

  A.统治者贪图享乐B.残暴的统治

  C.大兴土木工程D.国家财政困难

  5.我国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6.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唐朝的中央政府机构

  A.防卫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省

  7.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隋律》B.《唐律疏议》C.《秦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1300多年前,唐朝公主离开都城长安,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

  A.金城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金明公主

  9.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是

  A.天竺B.韩国C.欧洲D.日本

  10.“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

  A.印度B.日本C.朝鲜D.欧洲

  11.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

  A.张骞B.鉴真C.班超D.玄奘

  12.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王通过学习知道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是宋朝僧人②都在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13.电视剧《贞观长歌》曾深受观众喜爱,你认为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唐玄宗整顿吏治,进行改革

  C.唐玄宗诵读苏轼的词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14.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喜欢唐朝的服装B.唐朝在世界历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唐朝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5.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已经发明。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是

  A.《丹经》B.《史记》

  C.《诗经》D.《金刚经》

  16.张老师在介绍宋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当时的娱乐场所。他提及的娱乐场所应该是

  A.茶馆B.瓦舍C.戏院D.酒店

  17.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重要的粮仓在

  A.太湖流域B.洞庭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D.洪湖流域

  1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A.交子B.会子C.开元通宝D.光绪通宝

  19.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黄河流域B.珠江流域C.黑龙江流域D.长江流域

  20.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基本特征的概括*准确的是

  A.动荡与变革B.*与融合C.繁荣与开放D.交往与冲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21.历史事件总是和历史人物紧密联系的。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共13分)

  请回答: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2分)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2分)

  (2)图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2分)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2分)

  (3)图三中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2分)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元•高明《琵琶记》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为牢笼、圈套)中矣。”

  ——摘自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材料三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与我国古代的哪一选官制度有关?(2分)该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该选官制度中常设的考试科目有哪些?(2分)当时人们普遍推重什么科的考试?(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选官制度有何积极影响?(1分)

  23.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2分)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