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信息,太谷教育信息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作文 > > 读后感 > 内容页

帝王的兴衰读后感(《江山永续:从历代王朝兴衰看帝王管理之道》读后感_字)

2022-12-23 15:27:09读后感访问手机版176

本文有太谷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江山永续:从历代王朝兴衰看帝王管理之道》读后感1000字

汉高祖:做事用人看能力,关键用人更重人品

刘邦是一个看起来有点粗俗的人,其实是一个心很细的人。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在用人上和治才上。

刘邦用人是有一套功夫的,能够发现人才,又能任用人才。他的手下什么人都有,只要有能力,他都会不计前嫌地加以重用,比如对于韩信的使用。不过,刘邦在关键岗位关键问题上的用人布局非常慎重而且讲究。何谓讲究?就是考虑得很长远,而不仅仅是一次性使用。

在与项羽争锋的时代,出于战争的需要,刘邦对于自负的韩信一再忍让并给予极高的礼遇,有可能反叛称王但却非常有军事指挥能力的陈豨、英布、彭越也被“伺候”得没有了脾气,一心一意为刘邦打天下,偶尔闹闹情绪,也被刘邦的大度和策略平息了。连傲气十足的韩信也不得不说:“陛下善于指挥大将,我只是善于指挥士兵!”

确实,如果细心读历史的话,人们发现,“粗心”的刘邦其实用人之心细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有时连张良也摸不清头脑。尽管他面临多次危机,前线打仗的是什么样的人都用(只要能够打仗),可是留在身边的都是既忠诚又有能力的谋士和武将,如张良、陈平、樊哙等。

在整个楚汉相争时,刘邦最为忧虑的就是韩信的动态,不仅韩信的军团有30万众,更为关键的是,韩信的军事才能在汉军中无出其右。所以,刘邦在给予韩信最大权限和无上荣誉的同时,将两个最重要的亲信放在了韩信的身边,一个是骑兵团司令灌婴——在垓下拿下项羽首级的就是他的手下;另一个是步兵团司令曹参——刘邦的铁杆老乡。

灭掉了项羽、天下基本安定了之后,刘邦下令诸侯率领各自的军队先返回自己的封国,等待论功行赏的指令。张良、陈平深知刘邦的心思,建议刘邦利用军队尚未启程的时机,用禁卫军夺取韩信对30万大军的控制权,以免后患。刘邦没有含糊,假借劳军的名义来到韩信大营,在灌婴、曹参的坚定支持下,收回了韩信30万大军的指挥令旗,仅给他留下了人数较少的直属兵团指挥权。韩信心里很是不高兴,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没有办法,况且刘邦承诺他为楚王,自己又是楚人,能够荣归故里也算是人生幸事了,故此也不好说什么。

即使在刘邦病入膏肓,将要辞世的时候,他对于用人仍然是清楚得很。

吕后坐在刘邦的病床前,问道:“陛下,您百岁之后,萧相国年岁也已经大了,他死后,您看谁能够代为相国?”

刘邦想也没有想,说:“这事简单,用曹参就行!”

吕后问:“曹参年龄也不小了,那之后呢?”

刘邦觉察到了吕后这个人的心思缜密,略加思考,说:“那就

太谷教育信息网(www.sxtgedu.net)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学,MBA,高考,成人自考,艺考,中专,技校,职业学校,高职,卫校录取分数,成绩查询,招生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