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信息,太谷教育信息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高中 > > 高一 > 内容页

鲁教版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2020-06-25 12:15:01高一访问手机版266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需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免费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鲁教版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希望你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设计思路】

  关于人口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的知识,与前一篇课文,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相似,因此,人口分布部分,以读图分析为主,而后从中提炼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对比,则通过案例分析实现。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读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二是需要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三是需要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资源库资源库资源库

  【教学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密度图和世界政区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2.利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3.通过世界和中国人口的分布,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4.通过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培

  养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具体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世界人口密度图”、“世界政区图”、“中国人口分布图”等图,设计“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等表格,以及“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案例等。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

  调研

  调查:本市的人口密度并与我国西部人口密度对比。

  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通过学生的调查所得,为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埋下伏笔。

  明确

  概念

  对比: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①阅读课本第16页图1—3—1;

  ②说出自己对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看法。

  明确概念,注意差异。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第17页图1—3—2“世界人口密度(20世纪90年代)”,并参照世界政区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界

  人口

  分布

  ①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②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课本图中分别用字母A、B、C、D标出其位置。

  ③分析东亚、南亚和西欧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读图,注意与纬度、距海岸的距离、垂直高度及世界政区相结合。

  ②学生分析分布规律,分析其原因。

  初步掌握阅读图文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提炼的技能。

  世界

  人口

  分布

  ①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②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课本图中分别用字母A、B、C、D标出其位置。

  ③分析东亚、南亚和西欧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读图,注意与纬度、距海岸的距离、垂直高度及世界政区相结合。

  ②学生分析分布规律,分析其原因。

  初步掌握阅读图文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提炼的技能。

  探究活动2: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图2)及课本第18页课文内容,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中国

  人口

  分布

  特点:

  ①从东西方向看:________________;

  ②从自然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

  ③从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

  ④从民族类别看: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初步掌握阅读图文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提炼的技能。

  资源库

  探究活动3:通过以上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分析,并结合课本第20~22页课文内容,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进一步判断表1中各种现象相应的影响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

  人口

  分布

  的因素

  ①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或减小)。

  ②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对人口分布影响最显著。

  ③完成表1。

  ①根据以上所学,进行总结。

  ②阅读表2,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同桌小声讨论。

  对之前所学进行总结提炼后,通过相应的判断加深理解与应用。

  表1

  规律与现象

  影响因素

  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世界约80%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带

  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

  大庆的崛起、吉隆坡的雏形

  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二战后大批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探究活动4:根据提供的案例,对比分析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并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

  【案例分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的研究,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中国能生产粮食6960亿~7000亿千克,按人均450千克计算,能供养约15.48亿人口;中等投入或平产年,粮食产量能达到6660亿~6750亿千克,能供养14.8亿人口;在低投入或歉收年,粮食产量在6390亿~6480亿千克,只能供养14.2亿人口。中国农业资源可能生产量的估计是在假设以播种面积为1.9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1.4亿公顷,水浇地0.7亿公顷的条件下,单产6660千克/公顷,粮食产量可能达到8400亿千克,以人均拥有粮食500千克计算,可承载16.6亿人。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相对地理解为中国资源承载力。因此,中国人口峰不宜超过16亿人。

  同时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能养活好8亿~9亿人;如果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致应控制7亿之内。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境人口容量与

  人口合理容量

  ①根据提供的案例,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完成表2。

  ②深刻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完成表3。

  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讨论分析,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结合课文内容,在案实例分析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学、讨论完成“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课文的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环境人口容量与

  人口合理容量

  ①根据提供的案例,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完成表2。

  ②深刻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完成表3。

  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讨论分析,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结合课文内容,在案实例分析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学、讨论完成“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课文的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表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特性

  资源库

  表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二】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以及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对照图1-3-6“中国人口分布”,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强调并提问]在这些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多西少,为什么东多西少?

  引导学生阅读图1-3-7和1-3-8,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讨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人口密度的差异及其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从自然、经济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教师强调:一是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沿海交通方便,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二是经济实力雄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科技集中地,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人口迁入;三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大大剌激了人口的迁入。

  [过渡]伴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地球能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来寻找答案。

  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它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学生讨论]、二者的区别?

  教师强调: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如超过这个警戒值,易造成环境生态破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提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教师展示图表总结: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辨析:1、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2、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

  [承转]刚才的问题说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那么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没法确定吗?

  师生共同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两个特性

  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生讨论]为什么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教师总结:根据我国的国情,为使我国不突破16亿的环境人口容量、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知识运用]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知识,分析活动案例——“三峡移民”的三种方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综合分析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

  第一种方案将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增大,造成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种方案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第三种方案则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可以缓解迁入地的经济负担。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研究环境人口容量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环境与人口的关系,有利于人们了解各种环境问题,促使人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平衡关系。

TAG标签: 地理